性社会学研究 | 中国大陆期刊文献:1990-2004
编者按
性社会学,只不过是社会学的一个弱小分支。在西方,它发展不过百年,学者不过百人;在中国则更是历史短而人数少,但是,它研究的却是人类生活中发生最频繁、体验最深刻、意义最广泛的重大活动之一。人类智慧数千年来对于自身的几乎一切认识和争论,都可以在“性”(sexuality)这里得到集中的体现:精神与肉体、个人与社会、美与丑、生命与死亡,等等,不一而足。不妨说,“性”是研究人类的最佳切入点之一。
在2019年,性研究ing将在介绍会议论文及其他重要原创性研究成果之余,推出“性社会学研究文献回顾”栏目,介绍发表在中英文期刊上的部分性研究文献(仅摘编题目与摘要),为学术研究提供一些检索便利,也方便了解中文的研究语境。中文文献的梳理偏重中国大陆,以五年为间隔,以社会学与人类学领域为主。英文文献以 Culture, Health and Sexuality 为主,介绍最新期刊的论文情况。
本期整理的是2005年以前的相关文献,并补充2016年和2011年的两篇文章。上个世纪90年代部分发表在普通杂志上的科普性文章以及无摘要的文章未选用。如有遗漏,欢迎后台留言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
公私划分的理论旅行:中国同性婚姻再思考
李琪、罗牧原,剑桥大学性别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
——社会学评论 2016年第3期
摘要:中国社会渐渐浮出水面的同性恋正统主义将同性恋者对亲密关系的追求带入了一个悖论状态:一方面,非婚性行为是主流价值观所排斥的;另一方面,同性婚姻对中国的同性恋者来说又不是一个可能的选项。本文以对中国同性婚姻的分析为基础批判性地检视公私划分理论。首先引入差序格局的概念以强调中国社会中公私边界的伸缩性与相对性,来批判性地分析同性婚姻讨论中关于国家的角色以及对家庭的想象。随后,借鉴巴特勒、涂安娜等女性主义学者的观点,将"个人的即是政治的"口号中被坐落在具体社会关系中的个体置换成更一般意义上的个体,从知识论的角度分析隐藏在普通民众对同性婚姻的态度背后的知识/无知的后果。这是一场公私划分穿梭于不同世界之间的理论旅行:从西方到中国,从特定的(性别化的)权力关系到更一般意义上的中国社会。在不同的"世界"中理论找到了拥有着不同的"特质"的不同的"自我",也正是这些不同的、甚至可能是相互矛盾的"自我"为我们阅读、使用、修正、发展社会理论打开了新的可能。
珠三角地区娱乐行业女性流动人口的日常生活和自我实践
丁瑜,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南方人口 2011年第5期
摘要:学界和大众文化普遍把贫困归结为女性流动和进入性产业的主要原因,但笔者的田野研究发现,"贫困"描述的背后有丰富的内涵,反映出这群女性对融入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分享国家快速发展的成果的渴求。但在现今法制环境、社会道德和流动人员管理制度的约束下,要真正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并非易事,因此日常生活层面上的"微小抗争"(minor genres of resistance)就成为了她们表达自我、性别身份和欲望的场所。
性社会学基本命题的实证
潘绥铭,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社会学研究 2004年第6期
摘要:本文根据日常生活中性活动的具体过程 ,把性社会学的根基分解为 5 个最基本的命题 ,一步一步地加以检验: 首先 ,性欲的强弱主要是受到社会因素的作用的结果, 其次才是生理因素; 其次,性欲的实现(主要表现为性生活的频率)也主要是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然后才是“生理驱动”; 第三 ,性欲得以实现的具体方式(性行为技巧)同样主要被社会因素所作用 ,而生理因素排在其次; 第四,性高潮,这个被视为“生理反应”的现象,仍然是主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生理因素是第二位的;第五,就连所谓的“性功能障碍”,其实也主要是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生理因素的作用相对较小。
对一起同性卖淫案的法理学解读
郭晓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开放时代 2004年第5期
摘要:对同性间卖淫定罪既没有明文规定,又不是立法者原意,而目的解释的尴尬在于社会没有主流道德来调整同性间性行为的“风化”。自由解释要受到一定限制,在最高人民法院都没有把握作出司法解释的前提下,基层法院作出有罪判决是不妥当的。法律对同性恋的不置一词究竟是权力的无意识缺失还是有意识忽视?维持这种状态已不足以应对司法实践中的混乱,中国传统社会对同性恋的宽容也不能适应人权背景下同性恋权利的保护,所以无论是惩罚还是保护,都需要明确的立法或解释。
中国东北地区劳动力市场中的女性性工作者
黄盈盈、潘绥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社会学研究 2003年第3期
摘要:2002年7 月到9月,我们课题组以“入住式社区考察”的方法在东北 A 市 、B 市和 C 市三个地方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红灯区考察。主要发现有四:其一 ,本次访谈的这三地的 103 个小姐几乎都是城市户口 ,下岗女工占半数 ;其二, 其中的本市人或者附近城市的人比较多 。这意味着这些小姐的“匿名性”的弱化 ;其三,从下岗到做小姐只是一种“职业平移”现象。由于个人经验资源的短缺与社会就业的救济性质 ,她们所获得的历次职业的社会地位一直非常接近 ,并不存在“堕落” ;其四 ,在连续的职业流动中,各种“关系”所发挥的作用呈现 为:“无关系”(自己闯)与“亲关系”(靠亲属)渐行渐弱;“友关系”最终占上风 ;而“公关系”(正规的职业中介)对于这些女性来说非常陌生。
中国人“初级生活圈”的变革及其作用——以实证分析为例的研究
潘绥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浙江学刊 2003年第1期
摘要:大约从1980年以来 ,中国的“性存在”以及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巨大变化。我国社会科学对此已经有了一些描述 ,但是尚缺乏全面的调查和深入的解释。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空白,作者以自己所主持的全国随机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为例 构建和运用了初级生活圈概念,描述和解释了大致从1980年以来发生在中国的“性革命”。
社会对于个人行为的作用——以“多伴侣性行为”的调查分析为例
潘绥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中国社会科学 2002年第4期
摘要:考察多伴侣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是研究社会对个人行为作用的最佳切入点之一。本文以全国随机抽样调查的分析结果为例 ,检验和比较了 5种相关理论思路的解释力。作者把阶层归属、社区性文化和个人的性关系态度作为社会作用的代表 ,以性爱现状和个体的性状况作为对照物 ,分别考察了这 5种因素对男女两性多伴侣性行为的作用强度。数据分析表明 ,“社会对个人的多伴侣性行为发挥主要作用”的命题可以成立 ,但阶层归属的作用非常微弱 ,而社区性文化对男性的作用和性关系态度对女性的作用却极其突出。这说明生物制约论、社会结构理论及交换理论的思路不适用于解释个人的多伴侣性行为 ,环境制约论和脚本理论的思路则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酷儿理论面面观
李银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国外社会科学 2002年第2期
摘要:酷儿理论 (Queer Theory)是 2 0世纪 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新的性理论。“酷儿”这一概念作为对一个社会群体的指称 ,包括了所有在性倾向方面与主流文化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性别规范或性规范不符的人。酷儿理论就是这些人的理论 。
艾滋病研究给社会学提出的新问题
潘绥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社会学研究 2001年第4期
摘要:艾滋病已经是当前中国的一个社会问题。这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1.应将“婚前性关系”、“婚外性关系”、“非婚性关系”、“再婚”等传统的性关系概念和婚姻状况分类转化为“单一性伴侣关系”、“多个性伴侣关系”等这样的划分标准;2.每一个社会学理论都应该在个体的细小行为中进行证伪(比如在使用安全套方面),而不是在一个理论遇到问题时换另一个理论来解释具体的行为;3.人们是否以“网体”的形式存在于社会和参与社会?这种“网体”与我们所习惯使用的阶层、群体等概念之间有哪些异同、互动与结构? 4.在艾滋病研究的推动下,社会学研究方法应从“询问”到“证实”,再到“监测”发展得越来越高。
女性卖淫行为的特征研究
裴谕新,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0年第1期
摘要:90年代中后期,卖淫嫖娼现象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本调查结果认为:1.经济和情感是本次调查对象实施卖淫行为的主要动力与获得;2.在社会发展和流动的背景下,婚姻和家庭的约束机制已明显弱化。某些调查对象甚至把卖淫行为作为其承担婚姻家庭责任的手段;3.卖淫亚文化迅速成长,成为支撑女性卖淫行为的价值观;4.以打击和惩处为目的收容教养,基本上不能承担“教育”的职能,也使得卖淫行为得以持续进行。
性生活满意度:中国人的自我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徐安琪、叶文振,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厦门大学经济系
——社会学研究 1999年第3期
摘要:本文运用1996年对上海、哈尔滨、广东和甘肃6000多名已婚男女的入户问卷调查资料,描述当代中国人性生活的现状,并通过路径分析方法揭示影响其性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本文认为影响性生活满意度的决定因素,包括中间变量和初始变量两种,前者对性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后者则通过中间变量间接地施加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对性生活的满意度介于“比较满意”和“一般”之间。在中间变量中,感情生活满意度和性快感体验对性满意度具有最显著的正相关作用。婚前的感情深度、夫妻同质性以及对性价值持肯定态度等初始变量都间接地通过增加感情交流和改善性生活模式而提高性满意度 。
714名中国男同性恋者的情况分析
张敏杰,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青年研究 1998年第11期
摘要:同性恋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社会现象。同性恋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有它独特的游离于主文化的特征,具有独特的行为规范。同性恋问题是社会学、人类学、性学等学科十分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目前,在中国大陆认为同性恋行为不道德或不合乎伦理的社会舆论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对同性恋问题的认识,已由"罪恶"向非罪恶转化,这毕竟是一种认识的进步。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作者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收集和整理的中国男同性恋者的个案资料为依据,对中国的同性恋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试图引起社会和有关方面的重视。
性学,期待着方法论的突破
潘绥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浙江学刊 1996年第3期
摘要:目前,性学研究的方法论可分为“实验室学派”、“社会调查学派”和“心理──行为学派”。对于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性现象来说,这些学科的划分实在是太片面了。我们不仅应把性的三种不同存在形式,综合成一种系统化的整体存在,而且考虑到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还应把这一整体存在规定为经过认定认知之后的那种存在──性存在。为此,性学研究期待着方法论的突破。
对于性交易的分析与预警
潘绥铭,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社会学研究 1995年第2期
摘要:根据对桂林、广州、海口3市市区常住与暂住总人口的抽样调查,本文确定了总人口中自报投入过性交易者的发生率,显然比依据公安部门的抓获数来估计更为精确。本文在分别对购买与出售做出相关分析后,对性交易的规模做出3种简单预测,然后又运用逐步判别分析,制定判别模型,以便实际工作部门使用。本文最后提出性交易的警报标准与预警标准。
女性:性关系社会规范的维护者——男同性恋与双性恋比较研究所证明的
潘绥铭、吴宗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中央财政干部管理学院
——社会学研究 1994年第2期
摘要:男同性恋→双性恋→异性恋→女同性恋,分类标准的实质是女性参与的程度各不相同。因此男同性恋和双性恋既不仅是男人的问题,也不仅是性问题,而是性别关系的问题。它们是女性不参与和较少参与的两种形态。本文对照研究两者在首次性交情况、性伴侣人数、性关系维系、婚姻的作用以及有过几个女人参与等5个方面的差异,揭示出:女性参与程度越小,性关系就越不符合社会的既存规范,并由此推论:社会对性的关系的规范是通过女性的中介才对男性起作用的。
中国男同性恋社交中的性关系
潘绥铭、吴宗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
——青年研究 1993年第12期
摘要:对于中国的男同性恋者,国內外学者已有描述式、个案式和临床总结式研究。但对于这一群体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性关系尚缺乏较大规模的调查与量化分析。本文的基本假设是:尽管该群体处于社会和文化的边缘,但实际上该群体內各成员之间的性交往远比一般异性恋群体更为频繁。为验证这一假设,我们在北京、天津、南京和重庆的男同性恋者聚集的公共场所,累计访谈810人。
当前中国的性存在
潘绥铭,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学研究 1993年第2期
摘要:本文以“性存在”作为核心概念,分别以例证法揭示了当前中国城市里的性存在状况、其社会原因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性存在包括3个组成部份。在性的生物存在方面,本文着重揭示了性与生殖的相对分离。在性的心理存在方面,着重阐述了性学语言系统的建立。在性的社会存在方面,着重考察了性方面一系列变化的社会表现。性存在还有5个直接相关物。本文分别论述了性与性别、与爱情、与婚姻、与生殖和生命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性变化的原因,本文归结为主要是人口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管理目标的变迁。在未来发展方面,本文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基本趋势。
对艾滋病“高风险性行为”的KAPR研究
潘绥铭,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健康教育 1991年第4期
摘要:在艾滋病的传播中,性行为是重要途径之一。在人类多样化的性行为中,口交、肛交和同性性行为最有可能导致出血和血液接触。这些“高风险性行为”的发生发展,都不是单纯的生理因素在发挥作用,而是取决于行为者接受了与此有关的何种知识(K)、持什么样的态度(A)、有过哪些实践(P),以及出现了何种反应(R)。基于对我国17个城市的4次不同调查的数据分析,本文提出了性行为中KAPR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了四个方面与“高风险性行为”之间的相关程度、特点、性别差异与可能的原因。其中,性反应的反馈是最关键的。为了通过改变人们的性行为方式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我们的性卫生教育应该建设有关性方式的道德、引导和调整性反馈的方向、鼓励一切防护方法、加强科学的调查研究。
往期
回顾
性社会学研究 | Culture, Health & Sexuality 英文文献编译 (一)